1.寒露到了,该如何增强体质锻炼
秋天的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
秋季是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过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软食物,以利于消化。
不吃霉变和不洁食物,避免感染肠道传染病。中秋之后天气干燥,易出现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等,以满足肌体的需要,提高抗燥病能力。
住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初秋白天气温高,电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行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但是秋高气爽、遍地金黄,另有一番动人景象。
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秋游也是一种好的活动形式,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2.寒露节气最适合做什么运动
晨跑、暮跑、散步、打拳等运动若在冷处进行,也是一种耐寒锻炼,还可结合空气浴做深呼吸运动。寒冷使血管收缩,运动发热又使其舒张,这样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并延年益寿。
运动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此时不要脱衣摘帽,以免在寒风中感冒。可在运动前穿着略薄一些,这样可避免运动时大量出汗而导致着凉。
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更有利于在寒露时节养生,多运动、多锻炼是寒露养生最好的方法。
3.寒露过后 养生要注意什么
寒露养生有这样几句原则: 寒露到,不露腿,三保暖,顺天意。
七点后,不进食,喝足水,防脑梗。 寒露之后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的保暖。
暖颈: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 暖腰: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
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 暖脚:常言道:“寒露脚不露。”
寒露节气之后要注重足部的保暖,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 由于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
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研究人员发现晚上漆点后进食、或就寝前两小时内的进食者,夜间血压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进食者的二.吧倍。
所以,寒露这一天过后,晚上漆点之后尽量不要再进食了,另外,高血压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夜间血压再不降的话,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会高得多。
4.寒露之后疾病多发,该怎么养生,提高免疫力
寒露时节养生保健,“防燥”至关重要。
对付“燥气”,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但对于健康人来说,要想完全抵御“燥气”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为防“燥气”,这个时节的饮食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以及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有条件的,还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寒露过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心脑血管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也容易复发。
在这“多事之秋”,应合理安排日常起居,尤其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是至关重要。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
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注意劳逸结合。
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适宜的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寒露时节,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但晨练要注意躲避早雾,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好选择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
秋风肃杀,面对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引起忧郁、伤感的心绪。用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登高就是不错的方法。
秋游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不仅陶冶情操,还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5.寒露倒走健身要注意什么
寒露时节,正是阴阳交汇之时,因此运动健身的重点是保持机体各项机能的平衡。
比起跑步,倒走健身则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机体平衡的运动。如果能够在寒露时节经常进行倒走健身,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将会大有裨益。
倒走健身是一种反序运动。平时我们都是正走,因此倒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动作,运动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这样就会刺激大脑,使我们进行一个学习和练习新事物的过程。
现代医学证实,倒走时,可以使一些我们平时很少活动的关节和肌肉得到充分的运动,例如腰脊肌、股四头肌以及踝膝关节旁边的肌肉、韧带等。这样一来,脊柱、肢体的运动功能就能得到调整,血液循环更顺畅,机体平衡能力也更强。
而且倒走还有很好的防治腰酸腿痛、抽筋、肌肉萎缩、关节炎等疾病的功效。 同时,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人体的小脑对方向的判断力以及对人体机能的协调力都将得到很好的锻炼。
虽然倒走健身好处很多,但是弊端也是很突出的,主要是危险较大,盲目往后倒走,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故。因此倒走健身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倒走健身要选择行人较少,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过的活动场地,例如像公园的草坪等平坦、四周无障碍的地方。
(2) 倒走健身最好结伴进行锻炼,互相有个安全提醒、照应。 (3) 老年人每天倒走1〜2次为宜,体质稍弱者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调整运动时间。
(4) 倒走健身运动不适合结核病人。 倒走健身运动时,运动前可以先正向散步10分钟,做好准备活动。
这样可以使全身放松,各个关节、肌肉以及韧带都活动舒展开,身体的各部分都进入倒走的最佳状态。年老体弱和刚刚开始练习倒走的人,可以用拇指朝后、四指朝前的姿势叉腰走,待熟练后,便可以摆臂走,摆臂方法随个人喜好,即可以甩手,又可以握拳屈肘。
倒走健身属于有氧运动,为了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倒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倒走时要挺胸抬头、身体挺直、双眼平视前方;走的时候先迈左脚,左腿尽量后抬并迈出,身体重心随之后移,前脚掌先着地,左脚全脚着地后,把重心移到左脚,再换右脚,同样的标准要求,这样左右轮流迈步即可。 (2) 倒走时要保证质的要求。
在“质”上建议做到:倒走时要保证心率比正常时适当快一些。 (3) 倒走时要保证量的要求。
在“量”上建议做到:每次不少于20分钟,每周活动4 〜6次。 (4) 进行倒走健身运动时要和正走健身运动相结合着交替进行,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富集范文网 » 寒露过后怎样段炼身体好